防雷检测 | 新版GB/T 21431《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防雷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性能-学习笔记(18)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江西科安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物雷电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新版已修订完成,7月1日以后正式实施,而2015版本将被替换。让我们共同学习下有哪些新要求。
一、防雷等电位连接
验收检测中必须要检测:位置、结构、材料和规格、连接工艺、跨接性能、等电位连接性能、接地基准点(ERP)接地性能。
定期检测中必须要检测:位置、跨接性能、等电位连接性能、接地基准点(ERP)接地性能。
定期检测中具备条件必检:结构、材料和规格、连接工艺。
1.防雷等电位的连接验收检测中要记录位置、结构、材料和规格、连接工艺、跨接性能、等电位连接性能、接地基准点(ERP)接地性能。定期检测中结构、材料和规格、连接工艺为具备条件下应测量。目前现状是等电位连接很多依然是测量所连接设备的或者等电位连接点、等电位连接带的接地电阻。法兰盘的过渡电阻在不断的检查中逐渐被重视和检测。而其他的内容大部分情况下没有测量。
2.等电位连接属于防雷装置中一个类别,但部分防雷安全单位把其中一部分不认为属于防雷装置检测的内容,导致在防雷检测过程中没有委托防雷检测资质公司进行检测,而是委托给内部电气维护公司或者其他单位进行检测。对于防雷装置来说应属于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主体责任未完全落实的情况。
3.防雷等电位连接属于点多线长,涉及的设备、装置丰富且数量多。由于雷电的电磁感应效应、过电压引入、静电感应效应对于未做好等电位连接的装置来说潜在风险巨大。特别是在储油罐区也经常发现管道之间、穿线管之间未做等电位连接或者等电位连接材料风化后失去电气贯通连接性能。防雷安全相关方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雷电造成的事故可能是巨大的。1.防雷检测要求:建筑物中根据表 8 中规定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处,其间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0.2Ω。
注:按照表8要求可以看出啊针对不同防雷分类的建筑物,在特定位置的等电位连接均需要测试过渡电阻数值。该部分检测内容是最为复杂的繁多的,同时也是很多检测机构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所忽略了。或者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对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柜的柜门跨接线、防静电地板、设备机架、金属操作台等均会检测,但对金属管道、金属门窗等忽略。外墙或内垂直安装的金属管,如天气管道、放散管道等也没有按照上下两端连接的要求进行检测。在检测工作中应该结合现场情况,对着表8查看是否属于对应位置的情况,从而对其要求进行检测。有些检测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会认为不属于防雷装置检测内容,这就需要检测员将标准要求详细的进行解释了。
2.防雷检测数量要求如下:
a)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全数;
注:防雷分类中对1款规定的建筑物大家都比较容易做出判断,但2和3款规定爆炸危险环境有可能判断的不准确。应该按照标准附录B的要求以及示例进行判断。《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列出0区、1区、2区、20区、21区和22区共6种爆炸危险环境分区的定义和示例,如不了解可能会导致建筑物防雷分类判断错误,超资质检测、检测周期适用错误等,以免对防雷安全管理带来安全隐患。建议若通过对照还是无法判断时,可查找对应行业的技术标准,一般都有明确的要求。该部分内容不光是对防雷检测的要求,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和维护人员也有帮助。防雷检测 | 新版GB/T 21431《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爆炸危险环境分区的定义和示例-附录B-学习笔记(17)
b) 符合 GB 50057-2010 中 3.0.3 第 5 款~第 8 款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全数;
c) 表 8 序号 21 规定的位置:全数;
d) 其他防雷建筑物,不应少于各类型位置总数的 20%,且均不少于 1 处。。
注:数量的要求有些是全速,有些是不少于20%。这个数量将会是很多的,并且检测强度也很大,需要检测人员提前对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的防雷等电位连接情况进行梳理,在费用、检测安排等方面做好沟通准备。按照目前的检测行情,如按照这个数量要求去检测,有可能就亏了。所以还得多沟通。生产经营单位也要对着标准要求检测机构应检尽检,万一出问题了,也可以进行排查。
3.防雷检测方法:测量过渡电阻,测量方法应按照附录 D 进行。
注:使用等电位连接测试时,建议使用四线法设备进行测试,目的是消除测试线直流电阻。附录D对过渡电阻的几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家根据情况对应查找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将立即除,文供学习讨论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发布消息皆为个人理解,不代表任何单位或机构,仅为参考。